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北大传奇——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

发表于2013-03-24

从京师大学堂监督管理到北京大学

得道多助

北京大无恙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[url=http://istock.jrj.com.cn/article,600000,8936673.html]辅助[/url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。早在1882年,曾出使过俄国的王之春在《广学校篇》中指出:“西学规例极为详备,国中男女老幼,无论贵贱,自王子以至于庶人,至七八岁皆入学……乡塾之上有郡学院,再上有实学院,再进为仕学院,然后入大学院。”遂将近代大学的概念介绍到中国。随后,薛福成、郑观应、胡熵棻等对于改革腐朽的教育模式、创建与世界接轨的近代教育体系多有论述,多次提倡。

甲午战败,丧权辱国,朝野震惊。创建新式学堂,培养新型人才以拯救国家,成为志士仁人的共识之一。1896年2月,官书局大臣孙家鼐上奏了《官书局章程》,提出了“藏书籍”“刊书籍”等七项职责,其中,第四项就是“拟设学堂一所”。同年6月,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了《奏请推广学校折》,进一步提出:“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……京师大学,选举贡监生年三十以下者入学,其京官愿学者听之。”在首都创建京师大学堂的宏伟蓝图,终于浮出了水面。

1898年春,维新运动再次高涨,光绪皇帝顺应时代潮流,经慈禧太后的同意,颁布了《明定国是诏》,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帷幕。《明定国是诏》不过400多字,却以三分之一的篇幅谈到了京师大学堂:“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,尤应首先举办。著军机大臣、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。”7月3日,光绪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《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》,这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学制纲要。吏部尚书孙家鼐被任命为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,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。

天有不测之风云。9月21日,权欲熏心的慈禧太后撕去遮羞布,第三次训政,血腥镇压维新派,举国上下陷入巨大的恐怖之中,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,但京师大堂却成为改革维新仅存的成果得以保留,并于1898年12月正式开学,当时有学生近百人。

1900年,八国联军侵占北京,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,一度停办。1902年,京师大学堂恢复,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。张百熙不拘成例,延揽人才,请出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,聘请两大翻译家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与副总办。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并入大学堂,藏书楼也于同年重设。12月17日,京师大学堂举行开学典礼,各个方面开始步入正轨。

恢复后的大学堂开始分科办学,首先设速成、预备两科。速成科分仕学、师范两馆,预备科分政、艺两科。后者即是今天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。1904年京师大学堂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,这是中国高校派遣留学生的开始。

1912年5月,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,著名教育家、思想家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。从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“国立”的大学诞生了。1917年,蔡元培正式出任北京大学校长,这是一项对北京大学至关重要的任命。蔡元培一上任就开始对北京大学进行整顿和改革,他“循思想自由原则、取兼容并包之义”,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、学术繁荣。陈独秀、李大钊、朱家骅、胡适等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时期到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,鲁迅也在此兼讲师。北大因而成为开风气之先的“新文化运动”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

上一页|1|
/1页